大江股份浅论清代的胥吏制度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申万-确 2021年4月20日发(作者:兴发集团兴发集团(600141)) 中 央 期 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民 族 大 学 中 论 文 中国古代官制史 蒙曼 09政治学与行政学 万鑫 0949006 : : : : :
浅谈清代胥吏 摘要: 胥吏是中国古代各级行政机构中的具体办事人员大江股份浅论清代的胥吏制度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胥吏地位独特,是“官 民交接的枢纽”。 中国历史发展到清代,胥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危害都 极具典型性。本文将从清代胥吏制度的种类、职责、经济待遇、选任与政治出路 等多方面对清代胥吏制度进行考察,并从利、弊两方面对清代胥吏制度进行分析。 关键字: 清代;胥吏;作用;消极影响 正文: 胥吏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胥吏包括书吏和衙役,合称书差、书 役、吏役、胥役、吏胥等;其中,书吏又称书办、吏员,“公家所用掌理案牍之 吏也,各治其房科之事” 是在各级政府机构中从事文书档案工作的没有品级的 办事人员;衙役又称公人、差役、差人,“奔走于公家,执杂役者也” 主要是在 各级政府机构中供奔走驱使的行动人员,如门丁、皂隶、听差、捕快、禁卒、快 手、弓兵、库子、仵作、粮差等。狭义的胥吏是指“统治集团内部界于官和公人 之间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 仅包括书吏。本文所要研究的胥吏是狭义的 胥吏。 胥吏不是官,却在政府职能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是官的辅助,也 是官的爪牙,是古代官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宪令出其手,甚至 于兵枢政要,迟速进退无不出其手,一刻无此辈,则宰相亦束手矣。” [1] 这是一 群不可忽视的人,在政府运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由于官僚制度的发展,政府文犊越来越繁冗,书吏在政权机构中 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明太祖朱元璋曾将明政权概括为君、臣、吏体系,认为:“天 下之治乱,在于君臣之能不能驭耳。若君能驭臣,臣能驭吏,故治由此始。若君 不能驭臣,臣不能驭吏,则乱亦由此始”。 [2] 清人更直接说:“明与宰大江股份浅论清代的胥吏制度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相、太监共 天下,本朝则与青吏共天下” [3] 。清代的青吏为何能有如此重大的作用,这是一 个很值得研究的间题。 1、清代胥吏的名称种类及额数 清代的胥吏由经制吏和额外吏组成,对于胥吏的总数,很难做出准确估算。 虽然《大清会典事例》卷 147 至卷 151 详细记载了一段时间内的经制吏额,其 中包括京吏 1247人,外吏 5.4 万人。然而这并不是清代胥吏的总数,清代的胥 吏队伍还包括为数众多的额外吏。额外胥吏的人数非常之多,往往超过经制胥吏 很多倍。明末清初的侯方域说,“今天下大县以千数,县吏胥三百,是千县则三 十万也” ;雍正时有说,“大县多达一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不下四五百人” , 这是清末的数字。清代胥吏严重超编,政府虽几经裁汰,但效果不佳。 2. 清代胥吏的职责 [1] [2] 梁章钜《制义从话》卷七《吏典》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七 [3] 徐珂《清稗类钞》《胥吏类》
胥吏的法定职责是缮写各类文书,收贮政务档案。胥吏是中国古代的文书档 案工作者,文书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收文、书稿、缮写、发文、立档、保管、 查案等都离不开胥吏之手。 3. 清代胥吏的政治经济待遇 清初承明制,胥吏有工食银,从地方正额钱粮之存留部分中取得。在编的经 制书吏,京中各衙门及各督抚衙门每年给米四石、银三十六两;地方州县衙门每 年给银六两。可惜好景不长,顺治九年(1652 年)就开始将外省书吏工食银进 行裁减。康熙元年(1662年),更将全国范围内胥吏的工食银全部裁去,即胥吏 自康熙元年开始不再领得政府的正式俸禄。 中央各部院的书吏主要靠获取一定数额的“部费”。户部主各省款项之核销 和发饟拨款,户部书吏索要的部费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吏部和兵部书吏主要 在文武官员补授选调时索取贿赂;工部书吏在兴修工程时有油水可捞;礼部书吏 在科举考试和婚丧等重大典礼上获得额外收入;刑部书吏则当发生人命大案时可 以敲诈勒索、饱其贪欲。部费虽然是政府明令禁止的,然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也为了办事方便,地方官和中央部院的长官不得不给书吏纳贿。地方胥吏的收入 主要来源于办案的各项规费,即在工作中可领到心红纸笔费、抄写费、饭食费等 零星收入。 正因为内外衙门的书吏可以获得名目繁多的部费、陋规,所以他们中的有些 人实际收入比官员还要高,他们的生活非常富裕,京官贵而穷,胥吏贱而富,这 一清代官场的怪现状,充分暴露出清朝统治的严重弊端。 4、清代胥吏的选任 清初实行援纳制度录用书吏,“按纳银多寡,分送各衙门办事” 康熙二年, 停止援纳,改为召募成为有清一代的定制。此外,对于供事和儒士等要求文字能 力较高的书吏还实行召募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即自愿报名,七品以上京官保举, 吏部主持考试,监察内阁御史与承办官员监试,翰林院满汉学士各一员主持评卷, 取定名次,送吏部备案,按名次先后依次录用。在吏治比较整肃的雍正年间,对 京内外各衙门的书吏曾一律考试录取,取其“熟于律例,工于写算者”。但这种 方法未成定制。 5、清代胥吏的政治出路 清代胥吏的政治出路亦是愈来愈窄,前代胥吏出身做至大官大吏的现象几乎 不复存在。清代虽有胥吏役满考职的制度,无奈清代“别流品而重名器”,极力 限制胥吏,胥吏的出路也只是能得到八九品的佐杂职衔,然而补实缺又往往遥遥 无期,这在下文的胥吏的迁转部分还有详细的论述。胥吏不仅自己的政治出路极 为渺茫,而且胥吏子孙在三代以内都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如有违反严惩不 贷,而科举是平民都具备的基本权利,政府对胥吏的压制和不信任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也就从根本上断绝了胥吏子弟出人头地的机会。 6、清代胥吏的作用 第一,胥吏能维护公务行政的连续性,保持衙门的稳定性。古代官员迁转不 常,新官上任,虽有新旧交接之例,但仍是茫然无绪,书吏盘踞衙门,精通案例, 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操作。如果驾驭得当,胥吏会成为官员的左膀右臂和得力助
新余国科-邦德物流 002092中泰化学-股票研究 ganbade-沪深股市 益民红利成长-共达电声 秦国安的博客-股票数据 李非列-湖南黄金 哈药股份股票-155 嘉实策略增长-辉隆股份配资炒股_股票学习网_配资公司_配资开户平台_股票配资学习网(https://www.84w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