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鸿飞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_图文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招聘-南钢股份2021年4月19日发(作者:数源科技(000909)数源科技)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 科创板、创业板, ...
基金鸿飞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_图文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招聘-南钢股份![]() 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 科创板、创业板,都是A股上市板块,都是针对于高 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都是注册制,是 不是傻傻分不清楚了?针对大家困惑的“科创”这一属 性,下面来分析一下。 一、从法律规定看两个板块的科创属性 (一)科创板 2020年0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第21号公 告《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科创指 引”)。对科创板企业需要达到的科创标准做了详细规 定: 1、 同时符合下列3 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5%以上,或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 6000 万元以上; (2)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3)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20%,或最近 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 3 亿元。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 第二十二条第(五)款[1]规定的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 的企业可不适用上述第(3)项指标中关于“营业收入” 的规定;软件行业不适用上述第(2)项指标的要求, 研发占比应在 10%以上。 2、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虽未达到 前述指标,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发行人拥有的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 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发行人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或者发行人的核心技术 人员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 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将相关技术运用于公司 主营业务; (3)发行人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 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4)发行人依靠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产品(服务), 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 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并实现了进口替代; (5)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 防专利)合计 50 项以上。 (二)创业板 2020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第8号公告 《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以下简 称“推荐指引”)对于推荐创业板的重点行业做了如下规 定: “三、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 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 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性强的企业。 四、保荐机构推荐下列领域的企业,应当就该企业是否符 合创业板定位履行严格的核查论证程序,并在发行保荐书 和保荐工作报告中说明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尤其应当重 点论述企业在技术和业务模式方面是否具有突出的自主创 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一)纺织、服装;(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 公用事业;(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建筑; (四)交通运输;(五)酒类、食品、饮料;(六)金 融;(七)一般性服务业;(八)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抑制 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 2020年6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 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提 出了创业板企业必须符合“三创四新”的要求: “第二条 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 发 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 长型创新创 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深 度融合。” “第四条 属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 年修订)》中下列行业的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 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 动化、人工智 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 创业企业除外: (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 制 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建筑业;(八) 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 业;(十一) 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 业。 第五条 本规定第四条所列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 业态、新基金鸿飞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_图文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其申报在创 业板发行上市。” 二、从市场看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科创属性 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 1128.07亿元,同比增长5.80%;共计实现净利润 124.17亿元,同比增长42.29%;扣非后净利润 94.06亿元,同比增长38.27%。其中,超六成公司 实现营收增长,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过一倍;六成公司 实现净利润增长,四分之一的公司净利润增幅在50% 以上。研发投入是衡量科创板上市公司“含科量”的关键 指标。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投入研发金额 12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 18.53%,比去年全年提高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医 药制造、软件等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居前,芯原股份、 微芯生物、奇安信等9家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超过 30%;中国通号、天合光能等2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 1亿元。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已拥有近5万名 研发人员队伍,比去年末增长8%,研发人员在员工总 人数中的占比达到24%。 创业板849家企业中,近七成为战略新兴企业。2020 年上半年,受益于疫情相关的体外诊断产品和服务销 量增长,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持续回暖,上半年生物 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42.88%、18.34%,远超其他行业。2020年上半 年,创业板公司保持创新本色,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合计达350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力度最大,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 12.98亿元,迈瑞医疗、蓝思科技、欣旺达、深信 服、汇川技术等公司的研发费用金额也达到5亿元以 上。 三、律师的建议 1 科创板的“创”侧重于科技和创新,主要面向尚未进入成 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并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 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创业板的“创”更侧重于创 业,主要为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 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 长空间的交易市场。科创板更多面向于世界科技前 沿、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突破关键 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更具有精品特 点;创业板更多支持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对于企业 要求而言更为宽泛。 2 科创板更加突出的“硬科技”定位,可以产生科创公司“集 聚效应”,上市公司也会借登陆科创板来强调自己的产 业优势。同时科创板侧重“试验田”作用,证监会将支持 科创板在基础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推进产品创新, 提高科创板投融资的便利性。如果想要尽快去赶上红 利,选科创板比创业板更好。但创业板优势在于后发, 可以不断修正科创板中发现的实验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究竟选择科创板还是创业板还是需要结 合企业自身情况从上市审核难度、上市时间进度、上市 以后持续的监管和资本运作等多角度考虑,适合的就是 最好的。 [1] (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 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 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 科创板、创业板,都是A股上市板块,都是针对于高 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都是注册制,是 不是傻傻分不清楚了?针对大家困惑的“科创”这一属 性,下面来分析一下。 一、从法律规定看两个板块的科创属性 (一)科创板 2020年03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第21号公 告《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以下简称“科创指 引”)。对科创板企基金鸿飞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_图文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业需要达到的科创标准做了详细规 定: 1、 同时符合下列3 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5%以上,或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 6000 万元以上; (2)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3)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20%,或最近 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 3 亿元。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 第二十二条第(五)款[1]规定的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 的企业可不适用上述第(3)项指标中关于“营业收入” 的规定;软件行业不适用上述第(2)项指标的要求, 研发占比应在 10%以上。 2、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虽未达到 前述指标,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发行人拥有的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 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发行人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或者发行人的核心技术 人员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 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将相关技术运用于公司 主营业务; (3)发行人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 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4)发行人依靠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产品(服务), 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 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并实现了进口替代; (5)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 防专利)合计 50 项以上。 (二)创业板 2020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第8号公告 《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以下简 称“推荐指引”)对于推荐创业板的重点行业做了如下规 定: “三、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 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 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性强的企业。 四、保荐机构推荐下列领域的企业,应当就该企业是否符 合创业板定位履行严格的核查论证程序,并在发行保荐书 和保荐工作报告中说明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尤其应当重 点论述企业在技术和业务模式方面是否具有突出的自主创 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一)纺织、服装;(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 公用事业;(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建筑; (四)交通运输;(五)酒类、食品、饮料;(六)金 融;(七)一般性服务业;(八)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抑制 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 2020年6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 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提 出了创业板企业必须符合“三创四新”的要求: “第二条 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 发 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 长型创新创 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深 度融合。” “第四条 属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 年修订)》中下列行业的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 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 动化、人工智 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 创业企业除外: (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 制 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建筑业;(八) 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 业;(十一) 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 业。 第五条 本规定第四条所列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 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其申报在创 业板发行上市。” 二、从市场看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科创属性 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 1128.07亿元,同比增长5.80%;共计实现净利润 124.17亿元,同比增长42.29%;扣非后净利润 94.06亿元,同比增长38.27%。其中,超六成公司 实现营收增长,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过一倍;六成公司 实现净利润增长,四分之一的公司净利润增幅在50% 以上。研发投入是衡量科创板上市公司“含科量”的关键 指标。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投入研发金额 12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 18.53%,比去年全年提高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医 药制造、软件等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居前,芯原股份、 微芯生物、奇安信等9家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超过 30%;中国通号、天合光能等2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 1亿元。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已拥有近5万名 研发人员队伍,比去年末增长8%,研发人员在员工总 人数中的占比达到24%。 创业板849家企业中,近七成为战略新兴企业。2020 年上半年,受益于疫情相关的体外诊断产品和服务销 量增长,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持续回暖,上半年生物 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42.88%、18.34%,远超其他行业。2020年上半 年,创业板公司保持创新本色,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合计达350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力度最大,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 12.98亿元,迈瑞医疗、蓝思科技、欣旺达、深信 服、汇川技术等公司的研发费用金额也达到5亿元以 上。 三、律师的建议 1 科创板的“创”侧重于科技和创新,主要面向尚未进入成 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并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 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创业板的“创”更侧重于创 业,主要为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 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 长空间的交易市场。科创板更多面向于世界科技前 沿、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突破关键 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更具有精品特 点;创业板更多支持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对于企业 要求而言更为宽泛。 2 科创板更加突出的“硬科技”定位,可以产生科创公司“集 聚效应”,上市公司也会借登陆科创板来强调自己的产 业优势。同时科创板侧重“试验田”作用,证监会将支持 科创板在基础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推进产品创新, 提高科创板投融资的便利性。如果想要尽快去赶上红 利,选科创板比创业板更好。但创业板优势在于后发, 可以不断修正科创板中发现的实验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究竟选择科创板还是创业板还是需要结 合企业自身情况从上市审核难度、上市时间进度、上市 以后持续的监管和资本运作等多角度考虑,适合的就是 最好的。 [1] (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 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 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1、 同时符合下列3 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5%以上,或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 6000 万元以上; (2)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3)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20%,或最近 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 3 亿元。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 第二十二条第(五)款[1]规定的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 的企业可不适用上述第(3)项指标中关于“营业收基金鸿飞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_图文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入” 的规定;软件行业不适用上述第(2)项指标的要求, 研发占比应在 10%以上。 2、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虽未达到 前述指标,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发行人拥有的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 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发行人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或者发行人的核心技术 人员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 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将相关技术运用于公司 主营业务; (3)发行人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 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4)发行人依靠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产品(服务), 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 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并实现了进口替代; (5)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 防专利)合计 50 项以上。 (二)创业板 2020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第8号公告 《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以下简 称“推荐指引”)对于推荐创业板的重点行业做了如下规 定: “三基金鸿飞科创板vs创业板——科创属性解读_图文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 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 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性强的企业。 四、保荐机构推荐下列领域的企业,应当就该企业是否符 合创业板定位履行严格的核查论证程序,并在发行保荐书 和保荐工作报告中说明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尤其应当重 点论述企业在技术和业务模式方面是否具有突出的自主创 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一)纺织、服装;(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 公用事业;(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建筑; (四)交通运输;(五)酒类、食品、饮料;(六)金 融;(七)一般性服务业;(八)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抑制 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 2020年6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 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提 出了创业板企业必须符合“三创四新”的要求: “第二条 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 发 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 长型创新创 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深 度融合。” “第四条 属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 年修订)》中下列行业的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 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 动化、人工智 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 创业企业除外: (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 制 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建筑业;(八) 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 业;(十一) 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 业。 第五条 本规定第四条所列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 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其申报在创 业板发行上市。” 二、从市场看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科创属性 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 1128.07亿元,同比增长5.80%;共计实现净利润 124.17亿元,同比增长42.29%;扣非后净利润 94.06亿元,同比增长38.27%。其中,超六成公司 实现营收增长,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过一倍;六成公司 实现净利润增长,四分之一的公司净利润增幅在50% 以上。研发投入是衡量科创板上市公司“含科量”的关键 指标。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投入研发金额 12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 18.53%,比去年全年提高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医 药制造、软件等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居前,芯原股份、 微芯生物、奇安信等9家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超过 30%;中国通号、天合光能等2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 1亿元。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已拥有近5万名 研发人员队伍,比去年末增长8%,研发人员在员工总 人数中的占比达到24%。 创业板849家企业中,近七成为战略新兴企业。2020 年上半年,受益于疫情相关的体外诊断产品和服务销 量增长,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持续回暖,上半年生物 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42.88%、18.34%,远超其他行业。2020年上半 年,创业板公司保持创新本色,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合计达350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力度最大,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 12.98亿元,迈瑞医疗、蓝思科技、欣旺达、深信 服、汇川技术等公司的研发费用金额也达到5亿元以 上。 三、律师的建议 1 科创板的“创”侧重于科技和创新,主要面向尚未进入成 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并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 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创业板的“创”更侧重于创 业,主要为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 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 长空间的交易市场。科创板更多面向于世界科技前 沿、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突破关键 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更具有精品特 点;创业板更多支持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对于企业 要求而言更为宽泛。 2 科创板更加突出的“硬科技”定位,可以产生科创公司“集 聚效应”,上市公司也会借登陆科创板来强调自己的产 业优势。同时科创板侧重“试验田”作用,证监会将支持 科创板在基础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推进产品创新, 提高科创板投融资的便利性。如果想要尽快去赶上红 利,选科创板比创业板更好。但创业板优势在于后发, 可以不断修正科创板中发现的实验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究竟选择科创板还是创业板还是需要结 合企业自身情况从上市审核难度、上市时间进度、上市 以后持续的监管和资本运作等多角度考虑,适合的就是 最好的。 [1] (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 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 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1、 同时符合下列3 项指标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5%以上,或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 6000 万元以上; (2)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3)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20%,或最近 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 3 亿元。 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 第二十二条第(五)款[1]规定的上市标准申报科创板 的企业可不适用上述第(3)项指标中关于“营业收入” 的规定;软件行业不适用上述第(2)项指标的要求, 研发占比应在 10%以上。 2、支持和鼓励科创板定位规定的相关行业领域中,虽未达到 前述指标,但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申报科创板上市: (1)发行人拥有的核心技术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具有 国际领先、引领作用或者对于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发行人作为主要参与单位或者发行人的核心技术 人员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自 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将相关技术运用于公司 主营业务; (3)发行人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 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4)发行人依靠核心技术形成的主要产品(服务), 属于国家鼓励、支持和推动的关键设备、关键产品、关 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并实现了进口替代; (5)形成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 防专利)合计 50 项以上。 (二)创业板 2020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第8号公告 《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以下简 称“推荐指引”)对于推荐创业板的重点行业做了如下规 定: “三、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 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 等领域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性强的企业。 四、保荐机构推荐下列领域的企业,应当就该企业是否符 合创业板定位履行严格的核查论证程序,并在发行保荐书 和保荐工作报告中说明论证过程和论证结论,尤其应当重 点论述企业在技术和业务模式方面是否具有突出的自主创 新能力,是否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一)纺织、服装;(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 公用事业;(三)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建筑; (四)交通运输;(五)酒类、食品、饮料;(六)金 融;(七)一般性服务业;(八)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抑制 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 2020年6月1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深圳证券 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提 出了创业板企业必须符合“三创四新”的要求: “第二条 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 发 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 长型创新创 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新模式深 度融合。” “第四条 属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2012 年修订)》中下列行业的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 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 动化、人工智 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 创业企业除外: (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 制 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建筑业;(八) 交通 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 业;(十一) 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 业。 第五条 本规定第四条所列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 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其申报在创 业板发行上市。” 二、从市场看科创板和创业板的科创属性 今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 1128.07亿元,同比增长5.80%;共计实现净利润 124.17亿元,同比增长42.29%;扣非后净利润 94.06亿元,同比增长38.27%。其中,超六成公司 实现营收增长,7家公司营收增长超过一倍;六成公司 实现净利润增长,四分之一的公司净利润增幅在50% 以上。研发投入是衡量科创板上市公司“含科量”的关键 指标。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投入研发金额 12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 18.53%,比去年全年提高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医 药制造、软件等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居前,芯原股份、 微芯生物、奇安信等9家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超过 30%;中国通号、天合光能等2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 1亿元。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已拥有近5万名 研发人员队伍,比去年末增长8%,研发人员在员工总 人数中的占比达到24%。 创业板849家企业中,近七成为战略新兴企业。2020 年上半年,受益于疫情相关的体外诊断产品和服务销 量增长,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持续回暖,上半年生物 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42.88%、18.34%,远超其他行业。2020年上半 年,创业板公司保持创新本色,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合计达350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力度最大,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 12.98亿元,迈瑞医疗、蓝思科技、欣旺达、深信 服、汇川技术等公司的研发费用金额也达到5亿元以 上。 三、律师的建议 1 科创板的“创”侧重于科技和创新,主要面向尚未进入成 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并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 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创业板的“创”更侧重于创 业,主要为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 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 长空间的交易市场。科创板更多面向于世界科技前 沿、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突破关键 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更具有精品特 点;创业板更多支持传统产业的创新融合,对于企业 要求而言更为宽泛。 2 科创板更加突出的“硬科技”定位,可以产生科创公司“集 聚效应”,上市公司也会借登陆科创板来强调自己的产 业优势。同时科创板侧重“试验田”作用,证监会将支持 科创板在基础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推进产品创新, 提高科创板投融资的便利性。如果想要尽快去赶上红 利,选科创板比创业板更好。但创业板优势在于后发, 可以不断修正科创板中发现的实验问题。 所以综合来看,究竟选择科创板还是创业板还是需要结 合企业自身情况从上市审核难度、上市时间进度、上市 以后持续的监管和资本运作等多角度考虑,适合的就是 最好的。 [1] (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 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 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 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股市行情东方财富网-泛微网络![]() 唐山三友-600744![]() 双鹭药业-贵州茅台集团![]() 腾讯收购京东-威海广泰![]() 海南高速-黄金行情![]() 皇台酒业股票-750![]() 金信诺股票-31![]() 国琪-英力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