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55共达电声焦炭基础知识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300093-3002832021年4月17日发(作者:老恒和酿造(hk02226)老恒和酿造)焦炭基础知识.doc 、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一焦炭基础知识编一、焦炭定义炼焦 ...
002655共达电声焦炭基础知识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300093-300283![]() 焦炭基础知识.doc 、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一焦炭基础知识编一、焦炭定义炼焦 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 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 融、 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 (高温干馏)。 生产 1 吨焦炭约消耗 1.33 吨炼焦煤。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二、焦炭的物理性质焦炭物理性质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 度、焦炭真相对密度、焦炭视相对密 度、焦炭气孔率、焦炭比热容、 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 胀系数、焦炭 收缩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三、焦炭的类别铸造焦是专用与化铁炉熔铁的焦炭。 铸造焦是化铁炉熔铁的主要燃料。 其作用 是熔化炉料并使铁水过热,支撑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气 性。 因此,铸造焦应具备块度 大、反应性低、气孔率小,具有足够 的抗冲击破碎强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点。 冶金焦是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 由于 90以 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炉炼铁,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 为冶金焦。 四、焦炭用途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 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据统计,世界焦炭产量的 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 冶金焦炭已 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必备原料之一,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 食粮”,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 焦炭除大量用于炼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冶金焦)外, 还用于铸 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其质量要求有所不同。 如铸造用焦,一般要求粒 度大、气孔率低、固定碳高和硫分低; 化工气化用焦,对强度要求不严,但要求反应 性好,灰熔点较高; 电石生产用焦要求尽量提高固定碳含量。 近年来,在我国所有消费焦炭的行业中,只有钢铁行业的焦炭消 费量上升,由 2000 年的 73.95%大幅上升到 2007 年的 85.00%, 上升了 11.06 个百分点;化学 制品行业由 10.10%下降到 7.32%; 有色冶炼由 2.00%下降到 1.55%;通用设备制造业由 1.90%下降到 1.86%;其他工业由 8.60%下降到 3.43%;农业由 1.38%下 降到 0.27%;生活消费由 1.31%下降到 0.25%;其他类由 0.75%下降到 0.32%。 20002007 各行业焦炭消费量绝对值五、焦炭分布从我国焦炭产 量分布情况看,我国炼焦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华北、 华 东和东北地区。 其中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辽宁是我国焦炭的主要生产省份, 近几年其产量在全国产量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60以上。 2007 年我国前 10 个焦炭生产省份及其产量(单位万吨) 焦炭 基础知识之二 从国际市场看,焦炭市场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20022005年,世界焦炭供应持续增长,2006年开 始焦炭供过于求。 2002年以前,世界焦炭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 3.5亿吨左右,支 撑着全球钢铁行业的稳步 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及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世界 焦炭产量上升到近 5亿吨,较 2001 年增长约 40。 在过去 10年间,世界焦炭产量逐渐由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所 主导。 19982008年,亚洲焦炭产量增 长 1倍多,欧洲焦炭产量下降 18,北美洲产量下降 22,前苏联(独联体)焦炭产量增长 29。 目前 世界焦炭产量的增量主要来自中国焦炭产量的增加。 2009年,全球焦炭产量 5.8亿吨,其中我国焦炭产量 总计 3.5 亿吨,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 60,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地区焦炭 产量基本稳定在 5000万吨 左右,但占世界焦炭产量比重逐年下降, 从 2001年的 14减少到目前的不足 10;北美地区由于焦炉老 龄化 和环保的严格化,焦炭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各国对焦化的强劲需求没有改 变。 总的来看,由于多数发达国家钢铁 生产焦炭消费占焦炭消费总 量的 90%95%,因而焦炭表观消费量基本随着生铁产量的增长而增 长。 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球粗钢产量 8亿吨, 2009年飙升至 12亿吨,随着钢铁冶金、化工 有色、机械铸造等行 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焦炭需求继续增加。 分地区看,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的焦炭需求均保持增长势头, 其中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增幅在 10以上。 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完 成,钢铁冶金、机械制造业的 转移,钢铁需求基本处于平稳趋降势 头,钢铁生产对焦炭需求也基本稳定;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 中国和印度的钢铁生产快速发展,对焦炭需求持续高增长。 由于资源限制和焦炉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焦炭市场供 需处于非平衡状态,这就产生了焦炭 的进出口贸易。 在世界焦炭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焦炭贸易量增速却慢得多,近 几年焦炭贸易量更是呈现 出下滑趋势。 世界焦炭出口贸易量 2002年时不到 3000万吨,2005年才增长 到 3000万吨左右,近年来, 世界焦炭贸易量基本稳定在 30003500 万吨年。 随着欧盟及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需求的趋缓, 生铁产 量己处平稳期,焦炭需求减缓;同时,部分钢铁增产国家和地区新建 焦炉将陆续投产,部分国家焦 炉生产也有所恢复,焦炭产能增加, 一些国家对焦炭的进口依存度下降,全球焦炭进出口贸易也从高位开 始回落,中国焦炭出口也相应趋于减缓。 2008年以前,中国焦炭出口量在 1400万吨年左右,中国焦炭 出口在世界焦炭出口贸易中举足轻重。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调整焦炭出口关税,中国焦 炭出口锐减,2010年有所恢复,但仍与 2008年时的水平相差甚远。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三我国焦炭生产情况一、我国焦炭产量不 断提高 近 10年我国焦炭产量不断提高,只有 2008年略有下降, 2000年至 2009年间的增 长幅度达到 190%,年均增长率为 12.83%。 2010年产量再度创出了新的历史高位,达 到了 3.87亿吨,较 2009年增长了 9.1%。 产量的不断增长得力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 装备水平的提高, 近 10年来,我国焦炭设备逐步实现大型化,小型焦炭设备逐步淘汰, 大型焦炉数量稳步增长;二是产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集中度不 断提高,100万吨 年以上产能的焦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三是国内 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 二、独立焦化企业总体产量比重稳定,企业规模不断增大 2009 年全国焦炭产量 3.53亿吨,同比增长 7.95%,其中独立焦化企业焦 炭产量 21959万吨,同比增长 7.47%,产量比重为 62.1%。 虽然近几年独立焦化企业出现兼并 和整合,总体产量比重有所 下降,从 2006年的 69%下降至 2008年的 62%,但是 2009 年基 本维持稳定。 而且,由于近年来钢铁工业总体发展迅速,焦炭需求旺盛,拉动 了 焦化行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大型独立焦化企业,目前排名前 20家独立焦化企业的 产量均已突破 100万吨,前三名已经突破 300 万吨。 三、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产量增长较快,产量比重稳定 2009 年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 13405万吨,同比增长 8.76%, 比独立焦 化企业增长率略高 1.29个百分点。 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比重从 2008年的 37.62%提高到 2009年 焦炭基础知识.doc 、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一焦炭基础知识编一、焦炭定义炼焦 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 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 融、 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002655共达电声焦炭基础知识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 (高温干馏)。 生产 1 吨焦炭约消耗 1.33 吨炼焦煤。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二、焦炭的物理性质焦炭物理性质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 度、焦炭真相对密度、焦炭视相对密 度、焦炭气孔率、焦炭比热容、 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 胀系数、焦炭 收缩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三、焦炭的类别铸造焦是专用与化铁炉熔铁的焦炭。 铸造焦是化铁炉熔铁的主要燃料。 其作用 是熔化炉料并使铁水过热,支撑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气 性。 因此,铸造焦应具备块度 大、反应性低、气孔率小,具有足够 的抗冲击破碎强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点。 冶金焦是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 由于 90以 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炉炼铁,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 为冶金焦。 四、焦炭用途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 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据统计,世界焦炭产量的 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 冶金焦炭已 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必备原料之一,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 食粮”,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 焦炭除大量用于炼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冶金焦)外, 还用于铸 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其质量要求有所不同。 如铸造用焦,一般要求粒 度大、气孔率低、固定碳高和硫分低; 化工气化用焦,对强度要求不严,但要求反应 性好,灰熔点较高; 电石生产用焦要求尽量提高固定碳含量。 近年来,在我国所有消费焦炭的行业中,只有钢铁行业的焦炭消 费量上升,由 2000 年的 73.95%大幅上升到 2007 年的 85.00%, 上升了 11.06 个百分点;化学 制品行业由 10.10%下降到 7.32%; 有色冶炼由 2.00%下降到 1.55%;通用设备制造业由 1.90%下降到 1.86%;其他工业由 8.60%下降到 3.43%;农业由 1.38%下 降到 0.27%;生活消费由 1.31%下降到 0.25%;其他类由 0.75%下降到 0.32%。 20002007 各行业焦炭消费量绝对值五、焦炭分布从我国焦炭产 量分布情况看,我国炼焦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华北、 华 东和东北地区。 其中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辽宁是我国焦炭的主要生产省份, 近几年其产量在全国产量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60以上。 2007 年我国前 10 个焦炭生产省份及其产量(单位万吨) 焦炭 基础知识之二 从国际市场看,焦炭市场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20022005年,世界焦炭供应持续增长,2006年开 始焦炭供过于求。 2002年以前,世界焦炭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 3.5亿吨左右,支 撑着全球钢铁行业的稳步 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及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世界 焦炭产量上升到近 5亿吨,较 2001 年增长约 40。 在过去 10年间,世界焦炭产量逐渐由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所 主导。 19982008年,亚洲焦炭产量增 长 1倍多,欧洲焦炭产量下降 18,北美洲产量下降 22,前苏联(独联体)焦炭产量增长 29。 目前 世界焦炭产量的增量主要来自中国焦炭产量的增加。 2009年,全球焦炭产量 5.8亿吨,其中我国焦炭产量 总计 3.5 亿吨,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 60,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地区焦炭 产量基本稳定在 5000万吨 左右,但占世界焦炭产量比重逐年下降, 从 2001年的 14减少到目前的不足 10;北美地区由于焦炉老 龄化 和环保的严格化,焦炭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各国对焦化的强劲需求没有改 变。 总的来看,由于多数发达国家钢铁 生产焦炭消费占焦炭消费总 量的 90%95%,因而焦炭表观消费量基本随着生铁产量的增长而增 长。 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球粗钢产量 8亿吨, 2009年飙升至 12亿吨,随着钢铁冶金、化工 有色、机械铸造等行 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焦炭需求继续增加。 分地区看,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的焦炭需求均保持增长势头, 其中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增幅在 10以上。 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完 成,钢铁冶金、机械制造业的 转移,钢铁需求基本处于平稳趋降势 头,钢铁生产对焦炭需求也基本稳定;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 中国和印度的钢铁生产快速发展,对焦炭需求持续高增长。 由于资源限制和焦炉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焦炭市场供 需处于非平衡状态,这就产生了焦炭 的进出口贸易。 在世界焦炭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焦炭贸易量增速却慢得多,近 几年焦炭贸易量更是呈现 出下滑趋势。 世界焦炭出口贸易量 2002年时不到 3000万吨,2005年才增长 到 3000万吨左右,近年来, 世界焦炭贸易量基本稳定在 30003500 万吨年。 随着欧盟及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需求的趋缓, 生铁产 量己处平稳期,焦炭需求减缓;同时,部分钢铁增产国家和地区新建 焦炉将陆续投产,部分国家焦 炉生产也有所恢复,焦炭产能增加, 一些国家对焦炭的进口依存度下降,全球焦炭进出口贸易也从高位开 始回落,中国焦炭出口也相应趋于减缓。 2008年以前,中国焦炭出口量在 1400万吨年左右,中国焦炭 出口在世界焦炭出口贸易中举足轻重。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调整焦炭出口关税,中国焦 炭出口锐减,2010年有所恢复,但仍与 2008年时的水平相差甚远。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三我国焦炭生产情况一、我国焦炭产量不 断提高 近 10年我国焦炭产量不断提高,只有 2008年略有下降, 2000年至 2009年间的增 长幅度达到 190%,年均增长率为 12.83%。 2010年产量再度创出了新的历史高位,达 到了 3.87亿吨,较 2009年增长了 9.1%。 产量的不断增长得力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 装备水平的提高, 近 10年来,我国焦炭设备逐步实现大型化,小型焦炭设备逐步淘汰, 大型焦炉数量稳步增长;二是产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集中度不 断提高,100万吨 年以上产能的焦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三是国内 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 二、独立焦化企业总体产量比重稳定,企业规模不断增大 2009 年全国焦炭产量 3.53亿吨,同比增长 7.95%,其中独立焦化企业焦 炭产量 21959万吨,同比增长 7.47%,产量比重为 62.1%。 虽然近几年独立焦化企业出现兼并 和整合,总体产量比重有所 下降,从 2006年的 69%下降至 2008年的 62%,但是 2009 年基 本维持稳定。 而且,由于近年来钢铁工业总体发展迅速,焦炭需求旺盛,拉动 了 焦化行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大型独立焦化企业,目前排名前 20家独立焦化企业的 产量均已突破 100万吨,前三名已经突破 300 万吨。 三、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产量增长较快,产量比重稳定 2009 年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 13405万吨,同比增长 8.76%, 比独立焦 化企业增长率略高 1.29个百分点。 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比重从 2008年的 37.62%提高到 2009年 焦炭基础知识.doc 、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一焦炭基础知识编一、焦炭定义炼焦 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 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 融、 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 (高温干馏)。 生产 1 吨焦炭约消耗 1.33 吨炼焦煤。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二、焦炭的物理性质焦炭物理性质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 度、焦炭真相对密度、焦炭视相对密 度、焦炭气孔率、焦炭比热容、 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 胀系数、焦炭 收缩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三、焦炭的类别铸造焦是专用与化铁炉熔铁的焦炭。 铸造焦是化铁炉熔铁的主要燃料。 其作用 是熔化炉料并使铁水过热,支撑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气 性。 因此,铸造焦应具备块度 大、反应性低、气孔率小,具有足够 的抗冲击破碎强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点。 冶金焦是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 由于 90以 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炉炼铁,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 为冶金焦。 四、焦炭用途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 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据统计,世界焦炭产量的 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 冶金焦炭已 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必备原料之一,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 食粮”,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 焦炭除大量用于炼铁和有色金属冶002655共达电声焦炭基础知识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炼(冶金焦)外, 还用于铸 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其质量要求有所不同。 如铸造用焦,一般要求粒 度大、气孔率低、固定碳高和硫分低; 化工气化用焦,对强度要求不严,但要求反应 性好,灰熔点较高; 电石生产用焦要求尽量提高固定碳含量。 近年来,在我国所有消费焦炭的行业中,只有钢铁行业的焦炭消 费量上升,由 2000 年的 73.95%大幅上升到 2007 年的 85.00%, 上升了 11.06 个百分点;化学 制品行业由 10.10%下降到 7.32%; 有色冶炼由 2.00%下降到 1.55%;通用设备制造业由 1.90%下降到 1.86%;其他工业由 8.60%下降到 3.43%;农业由 1.38%下 降到 0.27%;生活消费由 1.31%下降到 0.25%;其他类由 0.75%下降到 0.32%。 20002007 各行业焦炭消费量绝对值五、焦炭分布从我国焦炭产 量分布情况看,我国炼焦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华北、 华 东和东北地区。 其中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辽宁是我国焦炭的主要生产省份, 近几年其产量在全国产量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60以上。 2007 年我国前 10 个焦炭生产省份及其产量(单位万吨) 焦炭 基础知识之二 从国际市场看,焦炭市场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20022005年,世界焦炭供应持续增长,2006年开 始焦炭供过于求。 2002年以前,世界焦炭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 3.5亿吨左右,支 撑着全球钢铁行业的稳步 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及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世界 焦炭产量上升到近 5亿吨,较 2001 年增长约 40。 在过去 10年间,世界焦炭产量逐渐由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所 主导。 19982008年,亚洲焦炭产量增 长 1倍多,欧洲焦炭产量下降 18,北美洲产量下降 22,前苏联(独联体)焦炭产量增长 29。 目前 世界焦炭产量的增量主要来自中国焦炭产量的增加。 2009年,全球焦炭产量 5.8亿吨,其中我国焦炭产量 总计 3.5 亿吨,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 60,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地区焦炭 产量基本稳定在 5000万吨 左右,但占世界焦炭产量比重逐年下降, 从 2001年的 14减少到目前的不足 10;北美地区由于焦炉老 龄化 和环保的严格化,焦炭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各国对焦化的强劲需求没有改 变。 总的来看,由于多数发达国家钢铁 生产焦炭消费占焦炭消费总 量的 90%95%,因而焦炭表观消费量基本随着生铁产量的增长而增 长。 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球粗钢产量 8亿吨, 2009年飙升至 12亿吨,随着钢铁冶金、化工 有色、机械铸造等行 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焦炭需求继续增加。 分地区看,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的焦炭需求均保持增长势头, 其中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增幅在 10以上。 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完 成,钢铁冶金、机械制造业的 转移,钢铁需求基本处于平稳趋降势 头,钢铁生产对焦炭需求也基本稳定;亚洲一些发展中国002655共达电声焦炭基础知识_股票市场吧|今天股票行情|股票时间家,尤其是 中国和印度的钢铁生产快速发展,对焦炭需求持续高增长。 由于资源限制和焦炉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焦炭市场供 需处于非平衡状态,这就产生了焦炭 的进出口贸易。 在世界焦炭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焦炭贸易量增速却慢得多,近 几年焦炭贸易量更是呈现 出下滑趋势。 世界焦炭出口贸易量 2002年时不到 3000万吨,2005年才增长 到 3000万吨左右,近年来, 世界焦炭贸易量基本稳定在 30003500 万吨年。 随着欧盟及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需求的趋缓, 生铁产 量己处平稳期,焦炭需求减缓;同时,部分钢铁增产国家和地区新建 焦炉将陆续投产,部分国家焦 炉生产也有所恢复,焦炭产能增加, 一些国家对焦炭的进口依存度下降,全球焦炭进出口贸易也从高位开 始回落,中国焦炭出口也相应趋于减缓。 2008年以前,中国焦炭出口量在 1400万吨年左右,中国焦炭 出口在世界焦炭出口贸易中举足轻重。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调整焦炭出口关税,中国焦 炭出口锐减,2010年有所恢复,但仍与 2008年时的水平相差甚远。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三我国焦炭生产情况一、我国焦炭产量不 断提高 近 10年我国焦炭产量不断提高,只有 2008年略有下降, 2000年至 2009年间的增 长幅度达到 190%,年均增长率为 12.83%。 2010年产量再度创出了新的历史高位,达 到了 3.87亿吨,较 2009年增长了 9.1%。 产量的不断增长得力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 装备水平的提高, 近 10年来,我国焦炭设备逐步实现大型化,小型焦炭设备逐步淘汰, 大型焦炉数量稳步增长;二是产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集中度不 断提高,100万吨 年以上产能的焦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三是国内 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 二、独立焦化企业总体产量比重稳定,企业规模不断增大 2009 年全国焦炭产量 3.53亿吨,同比增长 7.95%,其中独立焦化企业焦 炭产量 21959万吨,同比增长 7.47%,产量比重为 62.1%。 虽然近几年独立焦化企业出现兼并 和整合,总体产量比重有所 下降,从 2006年的 69%下降至 2008年的 62%,但是 2009 年基 本维持稳定。 而且,由于近年来钢铁工业总体发展迅速,焦炭需求旺盛,拉动 了 焦化行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大型独立焦化企业,目前排名前 20家独立焦化企业的 产量均已突破 100万吨,前三名已经突破 300 万吨。 三、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产量增长较快,产量比重稳定 2009 年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 13405万吨,同比增长 8.76%, 比独立焦 化企业增长率略高 1.29个百分点。 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比重从 2008年的 37.62%提高到 2009年 焦炭基础知识.doc 、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一焦炭基础知识编一、焦炭定义炼焦 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 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 融、 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 (高温干馏)。 生产 1 吨焦炭约消耗 1.33 吨炼焦煤。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冶炼、铸造和气化。 二、焦炭的物理性质焦炭物理性质包括焦炭筛分组成、焦炭散密 度、焦炭真相对密度、焦炭视相对密 度、焦炭气孔率、焦炭比热容、 焦炭热导率、焦炭热应力、焦炭着火温度、焦炭热膨 胀系数、焦炭 收缩率、焦炭电阻率和焦炭透气性等。 三、焦炭的类别铸造焦是专用与化铁炉熔铁的焦炭。 铸造焦是化铁炉熔铁的主要燃料。 其作用 是熔化炉料并使铁水过热,支撑料柱保持其良好的透气 性。 因此,铸造焦应具备块度 大、反应性低、气孔率小,具有足够 的抗冲击破碎强度、灰分和硫分低等特点。 冶金焦是高炉焦、铸造焦、铁合金焦和有色金属冶炼用焦的统称。 由于 90以 上的冶金焦均用于高炉炼铁,因此往往把高炉焦称 为冶金焦。 四、焦炭用途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铅、锌、钛、锑、 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据统计,世界焦炭产量的 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 冶金焦炭已 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必备原料之一,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 食粮”,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 焦炭除大量用于炼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冶金焦)外, 还用于铸 造、化工、电石和铁合金,其质量要求有所不同。 如铸造用焦,一般要求粒 度大、气孔率低、固定碳高和硫分低; 化工气化用焦,对强度要求不严,但要求反应 性好,灰熔点较高; 电石生产用焦要求尽量提高固定碳含量。 近年来,在我国所有消费焦炭的行业中,只有钢铁行业的焦炭消 费量上升,由 2000 年的 73.95%大幅上升到 2007 年的 85.00%, 上升了 11.06 个百分点;化学 制品行业由 10.10%下降到 7.32%; 有色冶炼由 2.00%下降到 1.55%;通用设备制造业由 1.90%下降到 1.86%;其他工业由 8.60%下降到 3.43%;农业由 1.38%下 降到 0.27%;生活消费由 1.31%下降到 0.25%;其他类由 0.75%下降到 0.32%。 20002007 各行业焦炭消费量绝对值五、焦炭分布从我国焦炭产 量分布情况看,我国炼焦企业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华北、 华 东和东北地区。 其中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辽宁是我国焦炭的主要生产省份, 近几年其产量在全国产量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60以上。 2007 年我国前 10 个焦炭生产省份及其产量(单位万吨) 焦炭 基础知识之二 从国际市场看,焦炭市场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20022005年,世界焦炭供应持续增长,2006年开 始焦炭供过于求。 2002年以前,世界焦炭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 3.5亿吨左右,支 撑着全球钢铁行业的稳步 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及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2005年世界 焦炭产量上升到近 5亿吨,较 2001 年增长约 40。 在过去 10年间,世界焦炭产量逐渐由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所 主导。 19982008年,亚洲焦炭产量增 长 1倍多,欧洲焦炭产量下降 18,北美洲产量下降 22,前苏联(独联体)焦炭产量增长 29。 目前 世界焦炭产量的增量主要来自中国焦炭产量的增加。 2009年,全球焦炭产量 5.8亿吨,其中我国焦炭产量 总计 3.5 亿吨,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 60,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地区焦炭 产量基本稳定在 5000万吨 左右,但占世界焦炭产量比重逐年下降, 从 2001年的 14减少到目前的不足 10;北美地区由于焦炉老 龄化 和环保的严格化,焦炭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世界各国对焦化的强劲需求没有改 变。 总的来看,由于多数发达国家钢铁 生产焦炭消费占焦炭消费总 量的 90%95%,因而焦炭表观消费量基本随着生铁产量的增长而增 长。 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全球粗钢产量 8亿吨, 2009年飙升至 12亿吨,随着钢铁冶金、化工 有色、机械铸造等行 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焦炭需求继续增加。 分地区看,除非洲以外,其他地区的焦炭需求均保持增长势头, 其中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增幅在 10以上。 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完 成,钢铁冶金、机械制造业的 转移,钢铁需求基本处于平稳趋降势 头,钢铁生产对焦炭需求也基本稳定;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 中国和印度的钢铁生产快速发展,对焦炭需求持续高增长。 由于资源限制和焦炉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焦炭市场供 需处于非平衡状态,这就产生了焦炭 的进出口贸易。 在世界焦炭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焦炭贸易量增速却慢得多,近 几年焦炭贸易量更是呈现 出下滑趋势。 世界焦炭出口贸易量 2002年时不到 3000万吨,2005年才增长 到 3000万吨左右,近年来, 世界焦炭贸易量基本稳定在 30003500 万吨年。 随着欧盟及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钢铁需求的趋缓, 生铁产 量己处平稳期,焦炭需求减缓;同时,部分钢铁增产国家和地区新建 焦炉将陆续投产,部分国家焦 炉生产也有所恢复,焦炭产能增加, 一些国家对焦炭的进口依存度下降,全球焦炭进出口贸易也从高位开 始回落,中国焦炭出口也相应趋于减缓。 2008年以前,中国焦炭出口量在 1400万吨年左右,中国焦炭 出口在世界焦炭出口贸易中举足轻重。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中国调整焦炭出口关税,中国焦 炭出口锐减,2010年有所恢复,但仍与 2008年时的水平相差甚远。 焦炭基础知识系列之三我国焦炭生产情况一、我国焦炭产量不 断提高 近 10年我国焦炭产量不断提高,只有 2008年略有下降, 2000年至 2009年间的增 长幅度达到 190%,年均增长率为 12.83%。 2010年产量再度创出了新的历史高位,达 到了 3.87亿吨,较 2009年增长了 9.1%。 产量的不断增长得力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 装备水平的提高, 近 10年来,我国焦炭设备逐步实现大型化,小型焦炭设备逐步淘汰, 大型焦炉数量稳步增长;二是产业规模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集中度不 断提高,100万吨 年以上产能的焦化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三是国内 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 二、独立焦化企业总体产量比重稳定,企业规模不断增大 2009 年全国焦炭产量 3.53亿吨,同比增长 7.95%,其中独立焦化企业焦 炭产量 21959万吨,同比增长 7.47%,产量比重为 62.1%。 虽然近几年独立焦化企业出现兼并 和整合,总体产量比重有所 下降,从 2006年的 69%下降至 2008年的 62%,但是 2009 年基 本维持稳定。 而且,由于近年来钢铁工业总体发展迅速,焦炭需求旺盛,拉动 了 焦化行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大型独立焦化企业,目前排名前 20家独立焦化企业的 产量均已突破 100万吨,前三名已经突破 300 万吨。 三、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产量增长较快,产量比重稳定 2009 年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 13405万吨,同比增长 8.76%, 比独立焦 化企业增长率略高 1.29个百分点。 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比重从 2008年的 37.62%提高到 2009年 中国银行基金-杭钢股份![]() 基金660004-社保基金理事会![]() 九龙壁邮票-用友股票![]() 罗普斯金股票-资金![]() 002554惠博普-发射![]() 令人汗颜-161616![]() 合肥城建-深赛格![]() 祁连山股票-宏达股份![]() |